格拉蘇蒂:螺絲擺輪,制表藝術的傳統精髓
于格拉蘇蒂原創的制表理念而言,螺絲擺輪意義非凡,它仿若機械腕表的 “心臟”,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德式制表技藝的精妙,借助振蕩實現對時間的精準調控。要知道,4 顆、16 顆亦或是 18 顆直徑僅 0.35 毫米的螺絲,都得在顯微鏡的輔助下,憑借制表師的巧手,小心翼翼地安裝進擺輪之中,隨后用鉚釘穩固擺軸,并將圓盤壓緊合上,整個過程的誤差必須嚴格控制在 0.01 毫米以內。這般對高精度的執著追求,無疑是格拉蘇蒂原創 180 年制表藝術的核心體現。

螺絲擺輪通過自身的振蕩,協同擒縱系統,對時計的速率以及傳動輪系的運轉進行調節,從而確保時計走時的精準與穩定。在德國制表業漫長的發展進程里,螺絲擺輪已然成為格拉蘇蒂傳統制表工藝的顯著特征與標志性元素。在這類擺輪中,擺輪配備有微型螺絲,這些螺絲依據調校系統的差異,發揮著不同的功用。舉例來說,當與卡度調校系統配合時,這些螺絲處于固定不可活動狀態;而當與無卡度調校系統搭配時,則可通過調節螺絲來改變擺輪的位差,進而影響擺輪的擺動頻率,實現對走時快慢的調整。就像議員卓越大日歷月相腕表所搭載的 Caliber 36 型機芯,其螺絲擺輪帶有 4 顆純金調節螺絲,振頻高達每小時 28,800 次擺動(4 赫茲),再加上硅游絲的特性,成就了該機芯的卓越精準度。

螺絲擺輪還是機芯內的視覺焦點所在,其精巧的結構、細膩的工藝,充分彰顯了格拉蘇蒂原創制表師的精湛技藝以及對美學的執著追求。以偏心機芯倒置腕表獨特的機芯設計為例,部分機芯組件采用倒置安裝方式,使得機芯的精密構造能夠直接從表盤正面得以觀賞。這一設計仿佛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機械運作奧秘的窗口,在飾有精美手工雕刻的擺輪夾板之下,擺輪優雅的律動清晰可見。格拉蘇蒂制表的傳統精髓與現代制造工藝巧妙融合,共同塑造出這種獨特且具現代感的 “建筑美學”。

在格拉蘇蒂原創現代化的制表工廠內,每一枚螺絲擺輪都凝聚著 180 年來格拉蘇蒂制表工藝的深厚沉淀。當游絲在擺輪上劃出高頻弧線時,我們目睹的不只是時間的流淌,更是人類對精密機械與現代美學的不懈探索。這種傳統與創新交織的 “交響樂”,正是格拉蘇蒂原創秉持 “以原創為榮” 的理念,持續書寫德式制表傳奇的永恒主題。在這里,制表不僅僅是制造計時工具,更是對時間進行藝術化的重塑。